
姬金魚草別名二至花、彩雀花、柳穿魚,玄參科柳穿魚屬多年生草本。原產(chǎn)歐亞大陸北部溫帶,國內(nèi)分布于長江以北河南、甘肅、山東等各省區(qū)的沙地、山坡草地及路邊。柳穿魚枝葉柔細,花形與花色別致,可做花壇、花境、盆栽或切花
姬金魚草花語的來歷:
花語最早起源于古希臘,那個時候不止是花,葉子、果樹都有一定的含義。在希臘神話里記載過愛神出生時創(chuàng)造了玫瑰的故事,玫瑰從那個時代起就成為了愛情的代名詞。
大眾對于花語的接受是在19世紀左右,那個時候的社會風氣還不是十分開放,在大庭廣眾下表達愛意是難為情的事情,所以戀人間贈送的花卉就成為了愛情的信使。
姬金魚草花語的意思是:請接收我的愛。這句話語代表的是男女之間純真無邪的愛意。
生長環(huán)境
姬金魚草耐寒,不耐酷熱,喜陽光和冷涼氣候,發(fā)芽適溫15℃~20℃,生長適溫10℃~25℃,要求較肥沃且排水良好、又適當潤濕的沙質(zhì)土壤。
分布范圍
常見于東北、華北及山東、河南、江蘇(北部)、陜西、甘肅(東北部)。生山坡、路邊、田邊草地中或多砂的草原。繁殖技術
姬金魚草用播種或分株、扦插繁殖。分株于早春發(fā)芽前或秋末地上部分枯萎后進行,扦插繁殖用嫩枝,但無法批量生產(chǎn)種苗,而且又不省工,多采用播種繁殖,甘肅河西地區(qū)采用春季育苗移栽,當年制種。
溫棚育苗
甘肅河西地區(qū)在3月上中旬溫棚播種育苗,5月定植,當年開花結(jié)實,甘肅東部、陜西、河南等地宜在8月上中旬露地播種育苗,10月定植,自然越冬,翌年4~5月開花。播種前做好苗床,營養(yǎng)土用園土∶有機肥∶爐渣=3∶1∶1;或園土∶中粗河沙∶有機肥=4∶1∶2配制。用30℃溫水浸種12~24小時,落水播種,摻入細沙均勻撒播,覆土0.5cm,覆蓋地膜保濕。種子未出土前,均勻噴水,10~15天出苗。幼苗出土后,及時揭開薄膜,使幼苗接受光照。幼苗初期生長緩慢,真葉出現(xiàn)后,適當間苗,并拔除病苗、劣苗,培育壯苗,真葉長出3~5片時定植。
定植管理
制種基地選擇在冷涼地區(qū)。植株側(cè)根多,易移栽成活。制種采用低壟覆膜栽培,以90~100cm劃線起壟,壟高10~15cm,寬35~40cm,壟溝寬40cm,株距25cm,行距40cm,雙株定植,密度6000株/畝。移栽后澆水,保持土壤濕潤,緩苗后及時中耕,5~8片葉時摘心,摘心后施尿素10kg/畝,并定期葉面噴0.1%磷酸二氫鉀和尿素。在生長旺盛季節(jié),再摘心2~3次,促使分枝達到20~30個。河西地區(qū)當年制種5月中下旬現(xiàn)蕾,6月初開花,7月上旬盛開,開花期間要及時灌水,促使側(cè)枝花序生長。甘肅中東部地區(qū)越年制種開花5月中旬,6月盛花期。
采收及越冬
8月份蒴果陸續(xù)成熟,種子成熟不一致,需分次采收,種子產(chǎn)量40kg/畝。種子采收后灌水促進植株恢復生長,以后減少灌水,越冬前覆草或覆膜防凍,并灌越冬水。4月初春季氣溫回升后及時去除覆蓋物,植株迅速恢復生長,并且逐步進入花芽分化期和開花期,4月下旬補充氮、磷肥,促進開花。
主要價值
姬金魚草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應用價值,但國內(nèi)外卻很少有關柳穿魚園林應用的研究報道,許多學者的研究工作都集中于柳穿魚的藥用研究。柳穿魚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,其藥用全草,地上部分既入中藥,也入蒙藥。中藥具清熱解毒、利尿之功效。主治黃疸,小便小利,感冒頭痛,痔瘡,皮膚病,燙傷等癥;蒙藥能清熱、治傷、消腫、利疸退黃。主治瘟疫,流感,黃疸,燙傷,伏熱,麻風病,黃水瘡沈陽藥科大學中藥學院的華會明等對該植物中的化學成分,如黃酮、新生物堿、三萜化合物、神經(jīng)酰胺類、甾類化合物等的含量進行了測定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