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蓮藕屬于睡蓮科的大型宿根性水生草本植物,原產于古印度,在我國栽培已經有3000年歷史。蓮藕全身都是寶,膨大的地下莖是主要食用部分,可以制成各種食品,而蓮子又是滋補食品,同時,地上的荷花又具有觀賞價值。
蓮藕在我國各地均有種植,但以長江流域、黃淮流域栽培面積最大。蓮藕屬于無污染、無農藥殘留的無公害蔬菜,植株生長周期較短,從定植到收獲只需要100-110天左右。蓮藕的種植十分簡單,耗時少,產量高,經濟效益十分顯著。因此,農民學會種植蓮藕,至關重要。
一、蓮藕的繁殖方式
1、蓮子繁殖
我們先要將果殼凹入的一端敲破,并浸泡在26-30度的水中進行催芽。在芽長出后,繼續(xù)浸泡在水中以防止脫水萎縮,在幼苗長到4葉1鞭的時候便可定植到大田。采用蓮子繁殖的方式,初期生長較為緩慢,必須提前1個月進行保護地育苗,才能保證在當年結成有商品價值的蓮藕。
2、整藕繁殖
整藕主要包括主藕、子藕和孫藕三種。在定植的時候,將整藕按一定的株行距栽下。在栽種的時候,我們應該注意將整藕頂端斜向插入泥中,尾梢稍稍露出泥面,有利于藕扎根成活。
3、子藕繁殖
子藕是主藕分枝的側枝,一般有1-4節(jié)。越接近主藕上頭的子藕節(jié)數(shù)越少,越靠近梢部的子藕節(jié)數(shù)越多。不論子藕節(jié)數(shù)的多少,都可以切下單獨做為種藕進行繁殖。
4、藕頭繁殖
我們一般可以用主藕或子藕頂端的第1節(jié)切下來做為種藕,但絕不能損傷藕頭的頂芽。
5、藕節(jié)繁殖
這種方法是利用藕節(jié)上的腋芽進行繁殖,一般是從藕節(jié)上切下5-6厘米長的一段做為種藕。
6、頂芽繁殖
頂芽繁殖是采用主藕或子藕頂端的芽連同基節(jié)切下,及時插在軟泥土苗床中進行培育。在進行扦插的時候,如果氣溫偏低,需要用塑料薄膜覆蓋。等待頂芽基節(jié)上長出不定根,頂端長出2-3片小葉,環(huán)境氣溫穩(wěn)定在15度以上的時候,方可進行蓮藕的定植。在定植時,我們需要將不定根及蓮鞭均埋入泥中,小葉需要露出水面,在移栽后,我們應該注意淺水灌溉,以提高泥溫促使蓮藕的早發(fā)。
二、蓮藕的高產種植技術
1、選地整地
?在蓮藕種植之前,藕田應該進行灌水耙平,并結合耕地施入基肥,一般于定植前的15天將基肥施下。春天種植蓮藕,基肥需要多施一些,一畝藕田需要施入腐熟的農家肥2000-2500公斤、三元復合肥40-50公斤、硫酸鉀20-25公斤。如果是秋天種植,基肥可以少施一些,一畝土地施入腐熟農家肥1000-2000公斤、復合肥15-20公斤、硫酸鉀10-15公斤。在種植前的3天,我們應該以生石灰消毒藕田,一畝地施入40-50公斤,均勻撒施即可,然后耙平,能夠起到消毒藕田的作用。而連作藕田在春藕定植前,一畝地施入生石灰粉50-60公斤。在這之后,深耕20-30厘米,并耙細耙平。在定植前的1-2天內再耙1次,水深保持在3-5厘米,除盡田邊雜草。
2、品種選擇
根據(jù)當?shù)厥袌鰧ι徟旱男枰?、用途以及種植環(huán)境,蓮藕一般分有田藕、塘藕、荷藕、粉藕等。田藕適宜在淺水區(qū)種植,入土較淺,是人們特別喜歡吃的蓮藕品種。
在選擇藕種的時候,要選擇具有本品種明顯特征,皮質光滑,充分成熟,后把節(jié)粗,藕芽飽滿、子藕方向基本一致的藕身完整留種。在農村,有這么一個口訣:大蹼—三雙—一順翹。大蹼為芽鞘粗大、隆起,三雙為有三節(jié)完整藕身,一順翹:藕芽順著一個方向微翹起。
3、適時栽植
蓮藕的栽植時間一般在每年的3月下旬。如果栽植過早,土溫低就不利于發(fā)芽,藕種容易腐爛;如果栽植過遲,莖芽較長,就容易受損傷。蓮藕的栽植密度為行距2米,穴距為1.5米左右,每一畝土地的用種量為125-200公斤。蓮藕的一般種植深度為10-15厘米,在栽后及時覆土10厘米以利于生根。在蓮藕栽植時,田埂四周的藕頭朝向田內,在栽植完成后,我們要經常進行田間檢查,如發(fā)現(xiàn)有飄浮苗,需要重新進行栽植。
4、合理追肥
對于蓮藕田,除施足基肥之外,生長期間追肥應該以少量多次為原則。在每株種藕新長出2-3個立葉時,應該及時開始追肥,主要以速效肥為主,每一畝藕田用碳銨及過磷酸鈣各10公斤;第2次施肥時間一般在第1次施肥后的15-20天進行,每一畝土地施用碳銨、過磷酸鈣各15公斤,外加尿素5-10公斤;第3次施肥應該在田藕立葉基本長滿開始成藕時進行,適宜重施鉀肥,以促使藕膨大,每畝藕田施用尿素、氯化鉀各15-20公斤,間隔15天左右再施一次,施用量保持一致。每次追肥前,我們需要適當放淺水位,肥料絕不可撒在葉面上。如果撒上,應隨即用清水潑澆,以免燒壞葉片。對于蓮藕的后兩次施肥時,我們應該特別小心,盡量少踩在新結的小藕和蓮鞭上,以避免影響蓮藕的總產量。
5、科學管水
蓮藕的生長發(fā)育主要包括萌芽生長期、旺盛生長期和結藕期3個生育時期。萌芽生長期,也就是從栽藕到立葉出現(xiàn)的這一階段:要求水位淺,以利于土溫升高,提早萌芽,并促進植株早抽立葉;旺盛生長期,一般是從立葉開始到出現(xiàn)后把葉為止:莖葉的生長速度快、需肥多,水位宜深,以利于荷葉生長粗壯;結藕期,是從盛花后到新藕逐漸充實長圓為止:新藕充實,需肥較多,應該降低水位,以利于新藕的不斷充實。因此,在管水上我們應該掌握“淺-深-淺”的原則,在栽后到立葉出現(xiàn)的時候,我們應該保持3-6厘米的淺水;在立葉出現(xiàn)之后,水面升至16-19厘米,在每年的7-8月份,需要加深到26-30厘米,一直到終止葉出現(xiàn)后,水位再降至3-6厘米。
6、調整植株
在每年的5月上中旬,為了保證蓮藕在田中均勻分布,應該及時調整蓮藕生長方向,將靠近田埂的蓮鞭引向田內,在轉頭時,我們需要將藕梢與泥土一起拖轉,隨后就用泥土壓好,并且要進行多次操作。轉頭一般要在中午進行,另外,我們要將過分密集的蓮藕盡量調整到稀疏地方。在栽植30天之后,荷葉滿田時,我們應該摘去飄浮荷葉,以有效減少養(yǎng)分消耗。
7、中耕除草
在藕田荷葉封行之前,我們應該結合施肥及時拔除雜草,隨即塞入泥中作為肥料,這樣拔草塞草的同時,也達到中耕松土的目的。在定植后的1個月左右,浮葉逐漸枯萎,需要在中耕除草時,及時摘去,以促使陽光透入水中,可以很好的提高土溫。在藕田荷葉繁茂封行之后,不適宜再下田作業(yè),以避免碰傷藕身。
三、蓮藕常見的病蟲害防治
1、農業(yè)防治
為了避免病害,我們首先選用高抗病的優(yōu)良早熟品種,并合理實行輪作倒茬,采用水旱輪作,一般需要選擇無病田塊作為留種田,種植無病種藕。另外,我們要及時清潔田園,加強除草,以有效減少病蟲源。
2、物理防治
對于蓮藕田的蟲害,我們一般人工摘除斜紋夜蛾卵塊和幼蟲集中危害的葉片,采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,田間設置黃板誘殺有翅蚜等。
3、生物防治
對于蓮藕的病蟲害,我們應該使用農用鏈霉素、新植霉素、蘇云金桿菌制劑等生物農藥進行防治,效果極佳。
4、化學防治
蓮藕的病害主要為腐敗病和褐斑病。對于蓮藕的腐敗病,我們可以在定植前用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-1000倍液或者75%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-1000倍液,浸泡種藕;在發(fā)病初期,我們可以采用75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、75%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拌細土,撒施在藕田中進行防治。在蓮藕褐斑病發(fā)生時,推薦使用75%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-1500倍液或用75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-8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,藥劑最好是交替使用,連續(xù)用藥2-3次,每次間隔10-15天。
蓮藕的蟲害主要為蚜蟲和斜紋夜蛾。蚜蟲一般在生長前期進行危害,可以選用10%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-2000倍液或2.5%溴氰菊酯乳油1000-1500倍液等藥噴霧進行防治。斜紋夜蛾一般在生長后期危害,可以選用5%啶蟲脒乳油1500-2000倍液或蘇云金桿菌可濕性粉劑,每畝土地用800公斤藥液噴霧進行防治。
結語:蓮藕不僅是營養(yǎng)豐富的蔬菜食品,還具有高附加值。近幾年,蓮藕的產量一直徘徊不前,主要是因為栽培措施不科學、施肥不合理。因此,農民學習蓮藕的高產栽培管理技術,迫在眉睫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