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、寒蘭的形態(tài)特征
寒蘭的形態(tài)正如宋代《王氏蘭譜》所述:"葉粗糙而長似茅,時人鄙之故稱茅蘭"。其實這是一種偏見。寒蘭能在冰封雪凍的嚴冬,依然翠綠芬芳實在難得。加之又有四季獻艷吐芳的寒蘭品種系列,那就更加更難能可貴。幽雅高尚的寒蘭如今不僅被人們所認識,而且備受青睞。在鄰國朝鮮人們尊寒蘭為"蘭花之王"??陀^而論,無論是寒蘭的品種花期,還是花型,花徑,花量花色,香氣葉姿和風韻,以至實際價值,堪與其他地生蘭花相媲美還可以超過。
寒蘭株葉一般為3至7枚生,多為直立狀,長30至80厘米,寬0.8至1.2厘米。細葉矮種葉長8至15厘米,寬0.6至0.9厘米。闊葉種葉長60至110厘米,寬1.5至2.2厘米。葉多為狹帶形,葉基特別狹小,多數葉端披拂下垂,薄革質深綠色,葉面較平展光亮,葉脈明顯并向葉背凸出,葉背粗糙全緣或先端有細齒,先端漸尖。葉柄環(huán)明顯,葉腳高葉鞘長而薄,成苗后張離。芽色灰白,新苗葉中脈白亮且占葉寬1/3許,猶如中透縞藝,葉片兩側有明顯的龍骨節(jié)狀的隱性綠色斑紋。這些明顯的特征,是寒蘭區(qū)別于其他蘭類的標志。
寒蘭的假鱗莖集生成叢,呈長橢圓形,根比建蘭的細而且有分叉?;ㄜ鹋c葉面等高或高出葉面許多,桿直花疏,著花10余朵?;◤?至9厘米,有的品種花徑寬達16厘米以上。通常萼片狹似雞爪,而被稱為雞爪瓣。小落肩花形,花朵充分放后,萼片略有反卷,長為4至9厘米,寬零點四至零點八厘米,捧心瓣短而寬前伸。蕊柱1枚弧曲,藥帽為淺黃色或綠色或紅色。唇瓣三裂不明顯,蒴果狹橢圓形,長4點5至5點5厘米。花香濃烈而持久。冬寒蘭和秋寒蘭的根較粗,夏寒蘭和春寒蘭的根較細。
寒蘭的花自成一體,基本上與傳統(tǒng)瓣型學不挨邊,開花之際猶如翩翩起舞的舞者,有一種空靈的感覺?;ǘ浜突U的顏色極為豐富,香味因品種不同而不同,細葉寒蘭多是微香。
二、寒蘭的生長習性
寒蘭每4月下旬至5月中旬葉芽破土而出,露出盆土2至3厘米長時,有20天左右的緩長期。新葉芽在當年長成熟?;ㄑ?月底至10月中左右露出土面,經50天左右生長發(fā)育,11月下旬前后花陸續(xù)開放。春寒蘭花期為2至3月,夏寒蘭花期為6至9月,秋寒蘭花期為8至10月。
生長最適宜溫度為20至28度,最高不要不超過30度,最低不要低于零度。生殖生長溫度為14至22度。生長期空氣濕度應保持在65%至85%,冬季休眠期空氣濕度應為50%至60%。寒蘭怕熱,是典型的喜陰蘭花,葉喜濕潤,基質偏干空氣流通的環(huán)境。栽培寒蘭宜用深盆為宜。寒蘭的萌芽率較差,要多株成叢栽培,株體少不易開花。冬寒蘭一般上午9點后放香,下午5時花香更加濃郁。春寒蘭多在上午十點以后放香。夏秋寒蘭多在深夜和凌晨放香。
三、寒蘭的區(qū)域分布
寒蘭分布于我國臺灣,福建,江西,浙江,廣東,安徽,廣西,湖南,湖北,貴州,重慶,云南,生林下或山谷旁,海撥在400至2400米的范圍都有生長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