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一株青玉立,千葉綠云委”的梧桐,自古以來深受我國人民的喜愛,梧桐常被視為“吉祥”“君子”“知秋”“愛情”的象征。傳說鳳凰喜歡棲息在梧桐樹上,因此,人們喜歡栽植梧桐,以求“栽下梧桐樹,引來金鳳凰”。
樹木檔案
梧桐,又名青桐,為梧桐科梧桐屬落葉喬木。樹干通直,樹皮平滑翠綠。葉心形,掌狀3-5裂。圓錐花序,花單性,淡黃綠色。蓇葖果開裂呈葉狀,匙形。種子形如豆粒,生于果皮內緣。產于我國南北各地,日本亦產。干形優(yōu)美,生長迅速,為優(yōu)良庭院綠化樹種。材質輕而韌,為制樂器的良材。樹皮纖維可用于造紙及編織。種子可炒食和榨油。莖、葉、花、果和種子均可藥用,具清熱解毒之效。
梧桐,又名青桐,為梧桐科梧桐屬落葉喬木,產于我國南北各地。梧桐樹干通直,樹皮平滑翠綠,枝葉濃密,適應性強,生長迅速,常植于庭院或做行道樹,是我國傳統(tǒng)名木。
梧桐作為國人喜愛的樹木,種植歷史已有3000多年,它最早記載于《詩經·風·定之方中》“樹之榛栗,椅桐梓漆,爰伐琴瑟”。白居易形容梧桐為“一株青玉立,千葉綠云委”,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梧桐的碧葉、綠干、桐蔭婆娑的靚麗身姿。梧桐不但身姿優(yōu)美可人,而且還承載著“吉祥”“君子”“知秋”“愛情”的意象,牽系著一些傳奇故事、一些情愫,千載同瞬息,穿梭古今,縱橫華夏,待梧桐娓娓道來。
梧桐意表吉祥
梧桐成蔭鳳自來,梧桐樹因招引鳳凰的美好傳說故事,故被歷代中國人視為祥瑞嘉木,成為吉祥的化身。
梧桐樹具有招引鳳凰的神奇魅力,最早可以追溯到《詩經·大雅·卷阿》“鳳凰鳴矣,于彼高岡。梧桐生矣,于彼朝陽”。后代文人墨客把梧桐招引鳳凰的神奇?zhèn)髡f發(fā)揚光大,涌現了許多名篇嘉句。如戰(zhàn)國莊周《莊子·外篇·秋水》有“夫雛(鳳凰類)發(fā)于南海而飛于北海,非梧桐不止,非練實(竹食)不食,非醴泉不飲”的記載?!稌x書·苻堅載記下》記載有“長安又謠曰:‘鳳凰鳳凰止阿房。’堅以鳳凰非梧桐不棲,非竹實不食,及植桐竹數十萬株于阿房城以待之。”俗語“栽下梧桐樹,引來金鳳凰”由此而來。北宋陳翥的《桐譜·斜源第一》寫道“夫鳳凰,仁瑞之禽也,不止強惡之木。梧桐柔軟之木也,皮理細膩而脆,枝桿扶疏而軟,故鳳凰非梧桐而不棲”。唐代李白在 《贈饒陽張司戶燧》寫道“寧知鸞鳳意,遠托椅桐前”,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唐代杜甫在《秋興八首》寫有“香稻啄余鸚鵡粒,碧梧棲老鳳凰枝”,蘇州私家園林“殘粒園”的園名就取自本詩句之意。
自古以來,鳳凰乃百鳥之王,系真、善、美的化身,梧桐作為它唯一的棲身之處,鳥靈而樹異,因此梧桐就成為樹中翹楚的祥瑞之樹,能給主人帶來幸福和好運。所以,歷代人們都喜歡大量種植梧桐,以祈求吉祥如意。而今長江中游地區(qū)民間仍有“三王圖”流傳,即鳳凰、牡丹、梧桐圖。鳳凰、牡丹都是吉祥之物,梧桐與之為伍,可見其祥瑞的意蘊。同時,民間年畫中亦常以鹿、鶴、桐構圖,取“六合同春”之意,梧桐亦奉為吉祥之樹。
隨著時代的變遷,俗語“栽下梧桐樹,引來金鳳凰”的寓意也隨之變化?!霸韵挛嗤?,引來金鳳凰”原意是指先種植好梧桐樹就可以引來鳳凰居住?,F在比喻只要自家有好的環(huán)境,不愁人才不來效力,一般多用于招商引資。該俗語又簡稱“筑巢引鳳”,比喻創(chuàng)造條件,招引人才。
梧桐意表知秋
桐葉有信,“立秋”一到,桐葉凋落。梧桐似有靈性感知,感知早秋而最先落葉,故梧桐葉落預示著秋天的來臨。明朝王象晉《二如亭群芳譜》寫道:“立秋之日,如某時立秋,至期一葉先墜,故云:梧桐一葉落,天下盡知秋?!惫视兴渍Z“一葉落而知天下秋”或“一葉知秋”之說,這也是古人對樹木物候期和氣候變化規(guī)律的一種樸素科學認知。唐代李中的《新秋有感》“門巷涼知秋,高梧一葉驚”,宋代司馬光的《梧桐》“初聞一葉落,知是九秋來”,元代鄭允端的《梧桐》“梧桐葉上秋先到,索索蕭蕭向樹鳴”等詩句都蘊含有桐葉知秋的意象。
一葉知秋,預示著秋天的來臨,而秋天是一個讓人愁思暗生的季節(jié),是一個能感受到生命衰亡的季節(jié)。因此,一葉知秋還含有悲秋的意蘊。梧桐樹冠碩大,枝葉蔭濃,秋風一動,片片桐葉紛紛凋零,索索落葉之聲,秋意更濃,添人愁緒?!痘茨献印吩疲骸耙娨蝗~落而知歲之將暮”,宋代劉翰的《菩薩蠻·去時滿地花陰月》云:“去時滿地花陰月,歸來落盡梧桐葉”,這一來一去之間,一歲光陰即逝,無不讓人感慨時光飛逝、人生短暫。南唐后主李煜的《相見歡》“無言獨上西樓,月如鉤。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”,宋代朱淑真的《菩薩蠻·秋》“秋聲乍起梧葉落,蛩吟唧唧添蕭索”,宋代趙長卿的《卜算子·秋深》“何處最知秋,風在梧桐井”,元代徐再思的《雙調·水仙子·夜雨》“一聲梧桐一聲秋,一點芭蕉一點愁,三更歸夢三更后”,等等,均借桐葉秋落表達了作者心中失落、離愁別恨、悲涼寂寞的悲秋情意。
《梧桐鳳凰圖》
梧桐意表君子
梧桐樹干高直、枝葉俊秀、樹皮青翠潔凈、樹冠蔥郁的外貌特征,易讓人聯想到君子的正直、高潔的品質,因此,梧桐自古被人視為君子的象征。如《詩經·小雅·湛露》中“其桐其椅,其實離離。豈弟君子,莫不令儀”,以桐起興,贊美君子的威儀。《莊子·內篇·德充符》記載有莊子謂惠子?!耙袠涠鳎瑩挛喽ā?,《莊子·齊物論》亦記載有“昭文之鼓琴也,師曠之枝策也,惠子之據梧也,三子之知幾乎”??梢娀葑酉矚g依靠著梧桐樹高談闊論,疲倦的時候,就憑依梧桐木做成的幾案閉目假寐,此梧桐之于惠子就在于梧桐的君子意義。唐代李嶠在《桐》寫道“孤秀嶧陽岑,亭亭出叢林”,出叢林的亭亭梧桐象征著具有高士風范的君子?!斗馍裱萘x》也慨然寄懷“盡將千古圣人心,付與三尺梧桐木”,梧桐宛然為心胸坦蕩、品質圣潔、精神偉岸的君子化身,清輝奕奕,偉岸超俗。清代陸壽在《續(xù)太平廣記·花木部》記載“東坡云:‘凡本實而末虛,惟桐反之?!嚾∑湫≈ο髦詧詫嵥葡?,而其本虛?!碧撔膶嵧?,不就是君子所追求的高貴品質。
早秋梧桐“一葉知秋”
梧桐意表愛情
相傳梧桐是雌雄異株,梧為雄,桐為雌,同生同老,同生同死,這是梧桐表達至死不渝愛情的象征,但遺憾的是梧桐實際上是雌雄同株的,而且梧桐常暗示著凄涼的愛情,如唐代孟郊借《列女操》“梧桐相待老,鴛鴦會雙死”表達了夫妻間為愛殉情的忠貞愛情。白居易借《長恨歌》“春風桃李花開日,秋雨梧桐葉落時”,表達了唐明皇失去楊貴妃后的孤獨寂寞、凄涼哀怨之情。后人也常用“秋雨梧桐”來形容凄涼的悲劇愛情。溫庭筠借《更漏子》“梧桐樹,三更雨,不道離情正苦。一葉葉,一聲聲,空階滴到明”,表達了雨夜下閨中女子對遠離愛人的離情相思之苦,極為哀婉動人。北宋賀鑄借《鷓鴣天》“梧桐半死青霜后,頭白鴛鴦失伴飛”,來哀悼逝去的愛妻。
穿越千載,凝望梧桐,那個“非梧桐不止”的鳳凰依然未見來棲息。追根溯源,科學細思,鳳凰只是原始社會人們對自然界無限崇拜而創(chuàng)造出的一種具有美麗、吉祥、善良、有德的動物圖騰,和龍一樣,是人類與大自然溝通的一座橋梁。雖然鳳凰只存在于傳說,但縱觀古今,梧桐種植至今依然蔚然成風,“梧桐成蔭鳳自來”“一葉知秋”“秋雨梧桐”的俗語典故依然在我們生活中廣泛應用,可見梧桐意表“吉祥”“君子”“知秋”“愛情”的意象已深深烙進國人的情懷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