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山茶花又名山茶、茶花,是山茶科山茶屬植物屬常綠灌木和小喬木。中國栽培山茶花的歷史悠久,自南朝開始已有山茶花的栽培,山茶花在長江流域廣泛露地栽培。茶花的品種極多,是中國傳統(tǒng)的觀賞花卉,"十大名花"中排名第七,亦是世界名貴花木之一。山茶花性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環(huán)境,忌烈日,喜半陰的散射光照,也耐陰。
山茶花的繁殖方法
1、扦插繁殖:在梅雨季節(jié)的5—6月份時,溫度20—25℃,相對濕度82—85%時,用快要半木質化的春梢扦插成活率較高,9月份用夏梢扦插。扦插床以黃壤土的中心土摻砂為好,摻砂的比例一般為25—50%。用帶踵的粗壯枝條,長5—8厘米,上部留2—3片葉并剪去葉的二分之一后扦插,或者用3厘米長的枝一葉一芽扦插。扦插后要搭棚遮蔭保濕,經(jīng)常葉面噴水,濕度保持在80%以上,溫度保持在25℃左右。
2、葉扦插繁殖:扦插床用山上泥土,可以拌入三分之一的河沙,以利通氣排水。在梅雨季節(jié),剪取一年生葉片作扦插材料,插入土中深度大約2厘米,扦插后壓緊土壤,澆足水,然后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,一般三個月可以發(fā)根,第二年可以發(fā)芽抽枝。
3、嫁接繁殖:一般用油茶、紅花油茶、單瓣山茶花做砧木,嫁接方法有單芽切接、切腹接、劈接、“T”形芽接等。
栽培
1、花盆選擇:山茶花盆栽以選用瓦盆為好,因為瓦盆有利透氣、排水,而紫砂盆透氣、透水性差。盆不宜過小或者過大,要與苗的大小相配。小苗用口徑10—12厘米的瓦盆,大苗用口徑為16—18厘米的瓦盆。
2、培養(yǎng)土:盆土要求比露地栽培嚴格,要選擇富含有機質的酸性砂質壤土,一般采用黃泥土6份、河沙3份、腐熟堆肥1份混合成的培養(yǎng)土壤,或者用黃壤4份、腐葉土4份、黃砂2份混合成的培養(yǎng)土。
3、上盆:在秋末到第二年萌芽前移栽上盆,上盆時先在盆底排水孔上蓋上碎盆片,再加入粗砂土、細砂土和培養(yǎng)土,將苗植于盆中,根要舒展,再用細土填塞根部,以后填滿盆,輕輕搖盆,用手壓實,使盆土與根密接,盆土裝至盆高的八成就可以,栽植澆水后放在半陰濕潤環(huán)境,盆下墊磚塊,不要經(jīng)常搬動,要經(jīng)常進行葉面和盆栽場地噴水保持空氣濕度。上盆后,第一次澆水要足,以盆底流出水為適,并注意經(jīng)常保持濕潤,兩個月后可以進入正常管理。
管理
1、水肥管理:山茶花喜肥但是不耐肥,施肥的原則是薄施、勤施,水肥與干肥結合,干旱季節(jié)以水肥為主,多雨季節(jié)以干肥為主,用肥量不能過多。施肥一般春分至清明前后新梢萌發(fā)期噴0.1—0.2%尿素水溶液。新梢木質化頂芽形成花芽分化期、谷雨至小滿后噴0.1%磷酸二氫鉀和0.2%尿素水溶液,花蕾膨大期用0.1%的尿素8克加磷酸二氫鉀5克、硼酸2克的15公斤水溶液,每隔7—10天噴一次。
澆水要一次澆足澆透,保持盆土濕潤,少施氮肥,多施磷鉀肥防止徒長。山茶花除開花前后表現(xiàn)施肥外,再就是在葉片發(fā)黃時追肥,葉片發(fā)黃說明肥料不足。如果葉片呈深綠色,或者葉片下垂,說明肥料已夠,可以停止施肥。
2、修枝整形:山茶花不宜強度修剪,在幼苗期必須及早定矮干,讓其多發(fā)枝,以入冬至萌芽前疏去過密的纖弱枝和擾亂樹冠的枝條以及病蟲枝、枯枝、萌芽后及時抹去不需要保留的芽和萌蘗。從8月份開始進行摘蕾、疏去過多和瘦弱發(fā)育不好的花蕾。每枝8—1=張葉片留一個花蕾,一般一枝保留2個花蕾?;ǖ蛑x后及時摘去殘花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