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金魚草的學(xué)名:Atirhirwn majus L;英名:Snapdragon,Common Snapdragon,Garden Snapdragon;別名:龍頭花、兔子花、龍口花、洋彩雀、獅子花。金魚草屬于玄參科(Scrophulariaceae),在溫帶是一-年生,暖地為宿根性草本。臺灣平地因夏天的高溫,通常是秋播一年生草本,高冷地可為宿根性草本,主用于切花及花壇?;樗霠罨ㄐ?,在插花上具直立美感,是歐美早期溫室重要切花。
(一)繁殖
早期金魚草幾乎全為營養(yǎng)繁殖,后因患銹病,而改以自交系及其后發(fā)展為F,雜交種子繁殖,種子黑色細小,每克約6350粒,發(fā)芽適溫在21-27 c.約1~2周發(fā)芽,為光發(fā)芽性,播種后不需覆蓋或以經(jīng)石稍微覆蓋幼苗易受Pythium及Rhizoxtonia感染,應(yīng)選用干凈通氣好的無土介質(zhì)。小苗播種后3-4周,第一對真葉充分發(fā)育,約2-3厘米時即可移植,在播種盤內(nèi)種植不可過密,每平方厘米約1.5株,或可用穴盤直接播種種植,以節(jié)省移植的勞力,在冬季日照不足時,可補充人工光源以培育出健壯幼苗。
(二)溫度與光線
金魚草是非絕對性長日照植物,長日可促進花芽形成,在具10-12片葉,高5~20厘米.或播種后5~7周時,對日長最敏感。金魚草性喜冷涼,生育適溫在10-27 c,幼苗期可在較高溫度下生長,定植后則需降低溫度,在15 ℃的冷涼環(huán)境下栽培可得較高品質(zhì)的切花,國外通常以夜溫10 C為標準栽培溫度,金魚草的開花并無春化需求,溫度太低會延遲花芽形成,并阻礙花芽發(fā)育。低溫下植株短而粗、花穗變小,在出鑿后若遭遇過度低溫,花鑿易受傷,在0℃3小時以上,會全部消蕾或使植株凍死。而日夜溫差在15℃以上時,亦會引起消蕾現(xiàn)象,因此,金魚草在臺灣宜在南部秋播,為冬春開花的理想切花。
(三)一般栽培
金魚草應(yīng)在真葉3~4對后定植,若太晚移植會造成徒長或使莖木質(zhì)化,降低品質(zhì)。切花栽培時,單干種植的株距為10厘米×15厘米,摘心成多干則株距為20厘米×20厘米,單干生產(chǎn)可節(jié)省摘心的勞力,采收時間較摘心者提早3-4周,且開花時間一致。當植株長至15~20厘米時,可搭第一層網(wǎng),30-40厘米時搭第二層網(wǎng),花網(wǎng)使用12厘米四方格,隨著生育逐漸提高。
(四)病蟲害防治
蟲害方面易受野蟲、薊馬、紅蜘蛛及夜盜蟲為害,可用硫滅松(Ekatin)2 000倍液、培丹(Padan)1 000倍液防治,苗期易受土壤中的Pythium真菌為害而患立枯病,應(yīng)在種植前徹底消毒土壤并注意通風(fēng);生長期易患灰霉病(Botrytis)、萎凋病(Wilt)、銹病(Rust)及菌核?。≧hizoctonia),應(yīng)控制田間濕度,保持葉面不宿存水分,并維持良好通風(fēng),以降低上述病害的危害,遭受感染的植株應(yīng)立即銷毀以避免病原菌擴散,藥劑防治通常用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。
(五)采收與處理
應(yīng)待花穗上的小花已有1/2~2/3展開時采收(離銷售地較遠處以1/3小花開放時為采收適期),采收后應(yīng)立即插入水中。其花序具有背地性,在包裝運輸時應(yīng)直立放置,以免花序彎曲??稍?℃下冷藏,對乙烯敏感,易有落花現(xiàn)象,瓶插壽命約1星期,若使用保鮮劑可達3星期,可用300mg/L.8-HQC +1.5%蔗糖處理,并可增加小花色澤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