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薰衣草是一種集觀賞性、食用性、美容與一體的植物,近些年來在我國開始風靡,它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歡。很多人喜歡購買一些了回家養(yǎng)殖,但是關于它具體的養(yǎng)殖方法卻不是很清楚。
家庭盆栽薰衣草怎么種
1、土壤:薰衣草的種子比較細小,而且出芽率較低,所以一般播種用的土壤需要疏松、透氣、持水力高,而且要消毒充分。適宜于微堿性或中性的沙質(zhì)土,可使用1/3的珍珠石、1/3的蛭石、1/3的泥炭苔混合后使用。
2、容器:家庭播種薰衣草的種植可以用比較矮小的小花盆,也可以用其他容器代替。例如酸奶的盒子,在盒子底部用錐子刺幾個小洞。一次性的塑料杯子也可以,不過因為是透明度,外面最好用黑色的紙糊上或者套上個紙杯(植物的根部如果暴露在陽光下,會影響生長,而且土壤容易滋長綠苔)。
3、澆水:薰衣草不喜歡根部常有水滯留,在一次澆透水后應待土壤干燥時再給水。澆水要在早上,避開陽光,水不要濺在葉子及花上,否則易腐爛且滋生病蟲害。
4、光照:薰衣草需要充足的陽光及適濕的環(huán)境,夏季應至少遮去50%的陽光并增加通風以降低環(huán)境溫度,冬季薰衣草在平地即可生長良好,應在全日照下栽培。
5、溫度:薰衣草為半耐熱性,好涼爽,喜冬暖夏涼,生長適溫15~25℃,在5~30℃均可生長,長期高于38~40℃頂部莖葉枯黃,北方冬季長期在0℃以下即開始休眠。
6、施肥:薰衣草施肥可將骨粉放在盆土內(nèi)當做基肥(每三個月用一次),小苗可施用花寶二號,成株后再施用磷肥較高的肥料如花寶三號。
7、整形:薰衣草開花后在花下第一個節(jié)處剪去,并順便將植株修剪成半球形,平時隨時剪去干枯的枝條,為了控制植株高度或得到更好的株型,在夏末秋初適當重剪以促發(fā)新枝。
薰衣草的繁殖方法
1、種子繁殖:薰衣草種子細小,宜育苗移栽。播種期一般選春季,溫暖地區(qū)可在每年的3~6月或9~11月進行,寒冷地區(qū)宜4~6月播種,在溫室冬季也可播種。發(fā)芽天數(shù)約14~21天。發(fā)芽適溫:18~24℃。
2、扦插繁殖:扦插一般在春、秋季進行。夏季嫩枝扦插也可。扦插的介質(zhì)可用2/3的粗砂混合1/3的泥炭苔。選擇發(fā)育健旺的良種植株,選取節(jié)距短粗壯且未抽穗的一年生半木質(zhì)化枝條頂芽,于頂端8~10cm處截取插穗。
陽臺盆栽薰衣草養(yǎng)殖的注意事項
薰衣草無法忍受炎熱和潮濕,若長期受澇根爛即死。室外栽種時注意不要讓雨水直接淋在植株上。五月過后需移置陽光無法直射的場所,增加通風程度以降低環(huán)境溫度,保持涼爽,才能安然的度過炎夏。注意陽光、水分、溫度、耐心。
薰衣草盆栽養(yǎng)殖的方法相對來說還是很容易的,首先要選擇一個好的容器,然后進行土壤的配比,最后進行養(yǎng)殖。在養(yǎng)殖的時候要時刻加強水和肥料的管理。薰衣草在夏天是不宜受陽光直射的,所以要進行遮陰處理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