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三月木棉紅緋緋,八方歌手來相會,心聲曲曲多甜美,情滿歌海浪花飛……”一首民歌《三月木棉紅緋緋》,唱出了木棉花開的季節(jié)。在3月的暖風(fēng)中,走在南寧市邕江邊、白沙大道、快環(huán)等路段,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木棉樹上,舒展的枝干間,一朵朵鮮紅的木棉正在熱烈綻放。
目前,南寧市區(qū)種植的木棉樹有本地木棉、美麗異木棉、青皮木棉幾種,每年的3、4月是本地木棉開花的季節(jié)。木棉花不但可以觀賞,還可入藥,其果實(shí)里的棉絮更是不少老南寧人喜歡的好東西。
古代時華南地區(qū)不產(chǎn)棉花,木棉棉絮無疑是極好的替代品,唐代詩人李琮就有“衣裁木上棉”之句。居住在南寧市鳳嶺北片區(qū)的林女士,近幾年都會在木棉飄絮的時候去撿棉絮回來,清理干凈后做枕頭芯。她也曾經(jīng)在菜市場看到有人賣木棉棉絮,一問原來是專門在木棉飄絮時去撿的。
在好幾處有木棉花掉落的路段,記者看到有阿姨在撿掉落的木棉花。其中一位阿姨說,木棉花可是難得的婦科藥材,拿回家洗干凈后拿來煲雞湯喝,對身體有好處。
據(jù)悉,木棉的樹皮在廣東作海桐皮入藥,稱廣東海桐皮。其味苦,性平。功能祛風(fēng)濕、通經(jīng)絡(luò)、殺蟲??芍物L(fēng)濕、痹痛、痢疾、牙痛、疥癬。《海藥本草》《開寶本草》《本草綱目》《中藥新編》《嶺南采藥錄》等書籍也記載了木棉的藥用功能。不過,俗話說“是藥三分毒”,在此也要提醒一聲,在食用前還是咨詢一下醫(yī)生為好。
標(biāo)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