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丁香花是我國著名的傳統(tǒng)花卉,在我國有著上千年的栽培歷史,最遲在南北朝就有栽培,在隋唐時期達(dá)到高潮,古往今來,詠嘆丁香花的詩詞也是不勝枚舉,如今正值花季,我們就簡單介紹一下丁香花的鑒賞與栽培。
我們俗稱的丁香,一般有兩種,一種是北方常見的紫丁香,一種是東南亞地區(qū)的藥用丁香。從園藝栽培和觀賞來說,常指的是紫丁香。
紫丁香(學(xué)名:Syringaoblata Lindl.),俗稱丁香花、丁香、華北紫丁香、百結(jié)、情客、龍梢子等等,是木犀科丁香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。高可達(dá)5米;樹皮灰褐色或灰色;小枝、花序軸、花梗、苞片、花萼、幼葉兩面以及葉柄均無毛而密被腺毛;小枝黃褐色,較粗,疏生皮孔;嫩葉簇生,后對生,卵形,倒卵形或披針形;葉片革質(zhì)或厚紙質(zhì);圓錐花序直立,由側(cè)芽抽生,近球形或長圓形,花淡紫色、紫紅色或藍(lán)色,花藥黃色,果倒卵狀橢圓形、卵形至長橢圓形;花期4-5月,果期6-10月。
紫丁香原產(chǎn)中國華北地區(qū),現(xiàn)在在全國各省份皆有栽培。丁香花序碩大秀麗,花色淡雅高貴,花開季節(jié),繁華滿樹,遠(yuǎn)望去云蒸霞蔚,猶如一片紫霞,丁香花香氣濃郁,芳香四溢,行走在丁香花附近,一股股清新香味直撲鼻中,格外芬芳,因而,丁香花經(jīng)常被園林庭院栽植,是著名的觀花聞香的花卉品種。
丁香花未開時,其花序圓錐狀,猶如人的心形,花蕾密布枝頭,含苞不放,恰似人的愁心,打滿了絲結(jié),因而被稱為“丁香結(jié)”。古代文人墨客常用丁香花形容人的愁思郁結(jié),難以排解,用以形容離愁別恨。比如唐代杜甫的“丁香體柔弱,亂結(jié)枝猶墊?!?,李商隱的“芭蕉不解丁香結(jié),同向春風(fēng)各自愁?!保扆斆傻摹耙笄诮鈪s丁香結(jié),縱放枝頭散誕春?!?,南唐中主李璟的“青鳥不傳云外信,丁香空結(jié)雨中愁?!钡鹊龋∠慊ㄔ诿鑼懬槌罘矫媸羌那樽疃嗟幕ɑ苤?。
丁香花作為觀賞花木,在中國園林中亦占有重要位置,由于其枝葉茂密,株形豐滿秀麗,花色淡雅,清香四溢,因而廣泛被栽植于園林庭院,或作為道旁樹植于小徑兩側(cè),是春天重要的觀賞花卉之一。另外丁香也被制作成盆景盆栽,栽植于向陽的廳堂館所,或者擱置在客廳觀賞,紫花綠葉,美麗淡雅,芳香清冽,效果極佳。丁香除了園藝栽植,還是有名的鮮切花產(chǎn)品,被用來制作插花或花藝作品。
丁香花適應(yīng)性強,雖土壤不挑剔,南北皆宜,因而在全國廣為栽植,下面我們就分享一下丁香的栽培與養(yǎng)護(hù)經(jīng)驗。
【土壤基質(zhì)】丁香喜歡疏松肥沃排水便利的土壤,耐瘠薄,對酸堿度適應(yīng)性強,一般栽植用肥沃的腐殖土和園土混合作為基質(zhì),里面拌入骨粉餅渣或者動物蹄片作為基肥。盆栽丁香適當(dāng)加入沙土,利于排水。
【光照溫度】丁香屬于典型陽性樹種,喜光稍耐陰,陰處或半陰處生長衰弱,開花稀少,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氣候。因此地栽丁香應(yīng)該栽植于向陽的高坡處,盆栽丁香要多見陽光。丁香比較耐寒,地栽丁香可以輕松過冬,盆栽丁香在冬季適當(dāng)入室管理,溫度不要低于零度以下就可以安然越冬。
【澆水施肥】丁香有較強的耐旱性,耐貧瘠。澆水原則是“不干不澆,澆則澆透”,不能積水,否則容易出現(xiàn)根系潰爛,造成全株死亡。施肥除了底肥,可在春秋季用餅肥水和磷酸二氫鉀交替施肥,每半個月一次,可以促使花繁葉茂,冬季和夏季盡量不要施肥。
【造型修剪】丁香枝節(jié)致密,葉片繁茂,耐修剪蟠扎,可根據(jù)原始雛形,制作成直干式、斜干式、曲干式、垂枝式、臥干式、提根式等盆景造型,也可做成規(guī)則型對拐式,主干彎曲,枝葉分布樹干左右兩側(cè),平展微垂,樹形婀娜,盛花時,滿枝紫色花序,甚為美觀。
【病害防治】丁香的病害有細(xì)菌性或真菌性病害,如凋萎病、葉枯病、萎蔫病等,一般是高溫高濕引起,可用多菌靈或者甲基托布津進(jìn)行防治;蟲害有毛蟲、蚜蟲、刺蛾、潛葉蛾及大胡蜂、介殼蟲等,危害嫩枝及葉,可用40%樂果1500倍液噴霧噴殺。
標(biāo)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