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金盞菊別名金盞花、長命花、長春花、黃金盞。為菊科,金盞菊屬。原產(chǎn)于歐洲南部及地中海沿岸地區(qū)。
【形態(tài)特征】
金盞菊為一、二年生草本花卉。株高約40厘米左右。葉互生,長橢圓形,略厚,具細毛,基部包莖。頭狀花序,單生莖頂。中央部分為筒狀花,四周為舌狀花?;◤?~10厘米?;ㄉ珡慕瘘S至橙紅色?;ㄆ?~6月份。種子較大,形似雞爪,彎曲有刺。每克種子約有120粒。栽培品種較多,按花型分,有托柱型和重瓣型;按株高分,有高型品種和矮型品種。高型品種多用于切花,矮型品種多用于盆栽。
【生長習性】
金盞菊的適應性強,生長迅速,喜日光充足、通風良好的生長環(huán)境。較耐寒而忌濕熱,北方地區(qū)冬季必須在陽畦越冬,南方地區(qū)在炎夏時節(jié),植株的長勢衰弱,易枯萎,開花少而小。
它對土壤的要求不嚴,但以疏松、肥沃、微堿性的土壤栽培長勢最旺,故在栽培用土中應混合摻入一定量的腐殖土和少許石灰。從播種至開花的時間約為100~110天。
【繁殖方法】
金盞菊用種子繁殖,也可自播繁殖。
它的播種適期是9月上旬。由于種子的發(fā)芽率不甚高(約60%),為確保用苗量,應適當增加播種量。又因其種子較大,撒種后覆蓋的土層應略厚一些,以保證出苗穩(wěn)健。播種后10~15天可出苗。待幼苗長出3~4片真葉時,進行第一次移栽,長出5~6片葉時,可上盆定植。如果是花壇露地直播,因其枝葉肥大,生長快,需依其長勢進行2-3次間苗。
【栽培管理】
金盞菊由定植至開花前,要追施2~3次液態(tài)肥料,以促使植株長勢健壯,提高開花質(zhì)量。但在施肥時要控制氮肥用量,以避免出現(xiàn)莖葉肥大而開花疏少的現(xiàn)象。如果是花壇栽培,開花期要及時剪去開敗的殘花,以延長花期。如果是作切花栽培,可適當增加種植密度,并摘心促發(fā)側(cè)枝,以提高花枝長度和切花質(zhì)量。
金盞菊雖是長日照植物,但其臨界光周期特別低,只需6.5小時,因此播種時間的遲早并不影響開花。切花栽培或促成栽培時,若從9月至翌年2月間,采取分批播種的方法,能有效控制切花生產(chǎn)時間。但同時要注意,若光周期超過12小時,則植株易徒長,會影響開花質(zhì)量。
當果實飽滿,色澤由綠逐漸變黃時,表明種子已經(jīng)成熟,應選擇晴天及時采收。種子的生活力可保持2~3年。
【用途】
金盞菊是一、二年生草本花卉的代表種之一,世界各地廣泛栽培,也是我國園林應用中春夏兩季觀花的主要草本花卉種類之一。其花大色亮,花期持續(xù)時間長,可供花壇、街頭綠地布置,亦可作早春盆花觀賞,還可用作切花。全草均可入藥,有發(fā)汗、利尿之功效?;ê腿~含有芳香油,干燥后的舌狀花還可用作調(diào)味。
【栽培要訣】
第一,金盞菊應栽培于陽光充足、通風良好的干燥環(huán)境,忌濕熱。
第二,栽培土壤中宜摻入少量石灰。
第三,施肥時要注意控制氮肥用量,以防止莖葉徒長而影響開花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