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相思樹,確實(shí)有這么一種植物,又名:臺灣相思、臺灣柳、相思仔,產(chǎn)于中國臺灣、福建、廣東、廣西、云南等地。在此想說的是上升到人們意念中的“相思樹”,唐朝詩人白居易《長恨歌》里的千古佳句:“在天愿作比翼鳥,在地愿為連理枝?!薄氨纫眸B”,“連理枝”,寓意愛情的這棵“相思樹”,出自晉代干寶《搜神記》。
《太平寰宇記·河南道濟(jì)州惲城縣》引《搜神記》云:韓憑妻自投臺下,“左右攬之,著手化為蝴蝶?!庇稚虻聺摼帯豆旁娫础貔o歌》注引《彤管集》云:“韓憑為宋康王舍人,妻何氏美,王欲之,捕舍人,筑青陵之臺,何氏作《烏鵲歌》以見志,遂自縊?!薄稙貔o歌》曰:“南山有烏,北山張羅。烏自高飛,羅當(dāng)奈何?烏鵲雙飛,不樂鳳凰。妾是庶人,不樂宋王。”
《搜神記》中的韓憑夫婦面對宋康王的搶奪人妻荒淫無道,堅(jiān)貞不屈,死后衣化為蝶,墓生相思樹的凄美而生動的愛情故事。被后人逐漸升華,成為歌頌堅(jiān)貞愛情的典故。王勃《春思賦》:“游絲空罥合歡枝,落花自繞相思樹。”李商隱《青陵臺》詩:“莫訝韓憑為蛺蝶,等閑飛上別枝花?!崩畎住栋最^吟》:“古來得意不相負(fù),只今唯見青陵臺?!薄扒嗔昱_”,即韓憑妻自投之臺,后人為紀(jì)念韓憑夫婦所建。
這棵“相思樹”,古往今來,影響之深,可謂深入人心。梁啟超先生在游歷臺灣時(shí),還寫了《臺灣竹枝詞》,其中云:“相思樹底說相思,思郎恨郎郎不知。”這棵樹根深葉茂,鳥語啾啾,我們來看看干寶的原創(chuàng)“相思樹”。
戰(zhàn)國時(shí)代,宋康王手下有一個(gè)名叫韓憑的門客。他娶妻何氏,長得很美麗,卻被宋康王看中了。宋康王酗酒好色、暴虐無道,派人到韓憑家里,把她搶奪了過去。韓憑當(dāng)然流露出了很怨恨的神色,宋康王就把他捉起來,罰他去做苦工。
一天,何氏偷偷地請人送了一封信給韓憑,表明自己的心跡。她怕讓別人看出,便用了這幾句隱語:“其雨淫淫,河大水深,日出當(dāng)心。”這封信不慎落到了宋康王的手里。他看看不懂,便給他身邊的人看,也一句不懂。
后來,有一個(gè)名叫蘇賀的大臣看了解釋道:“‘其雨淫淫’,是說她又愁苦,又想念;‘河大水深’,是說不能互相來往;‘日出當(dāng)心’,是說她處在壓迫之下,只有一死。這是表示她對韓憑的愛情的?!彼慰低趼犃朔浅嵟阆铝罴颖墩勰ロn憑。韓憑受苦不過,自殺了。這消息給何氏知道了,她便暗中換上一件陳舊而有些酥爛的衣服,靜候機(jī)會。
一天,宋康王叫何氏陪他一同登上一座高臺上去游玩。她乘人不備,猛地從高臺上跳了下去。宋康王左右的人搶上去拉她的衣服,因?yàn)橐路譅€,拉不上手,她還是跌下臺死去了。她衣袋里還有一封遺書,上面寫道:“我死以后,請把我的尸體和韓憑合葬在一起。”
宋康王大怒,故意把他們倆分開埋葬,兩個(gè)墳堆遙遙相望。他還冷笑說:“你們既相親相愛,倘能兩個(gè)墳堆能自動地合攏來,我便不再阻止。”
誰知宋康王說這話的第一夜,兩個(gè)墳頂上便都長出了一棵大樹。不到十天,兩棵樹的樹干又彎曲地互相姿合;一條一條的樹根在地下互相盤繞起來;數(shù)不盡的樹枝在空中交錯(cuò)糾纏著。綠油油的枝頭上,棲息著一對美麗的鴛鴦,頸交在一起,日夜不離。它們還不停地悲啼,聲調(diào)很凄涼,凡是聽到的人,沒有一個(gè)不流眼淚的。
宋人哀憐韓憑夫婦的不幸,就稱兩樹為“相思樹”,將這個(gè)地方叫“韓憑城”。樹上的鴛鴦鳥是韓憑夫婦的精魂化成的。
標(biāo)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