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要說塑性能力強的植株,非洲茉莉就應該算上一名,其葉子生長是很繁茂的,若是盆植就更需要修剪了,不然花盆會扛不住植株的重量。不過修剪可不能胡來,在什么生長階段要如何修剪都是有講究的。
非洲茉莉的修剪主要分為兩個歷程,其一是生長階段的修剪,主要是促進植株不斷生長;其二是植株成型之后的修剪,主要是為了造型而整頓。那么這兩個階段修剪的過程中,有哪些細節(jié)需要注意呢?
首先是生長初期,此時我們更希望植株能夠生長得更加豐滿繁茂,所以修剪的重點都放在頂端枝干上,也是就是所謂的摘心處理,為了刺激更多的側枝生長,也讓植株整體得到一個矮生的效果,避免了植株徒長枝干變得細弱。
生長旺盛階段就是會出現一些老枝、枯枝、以及發(fā)黃的枝干等,這些都要消滅掉,留著只是消耗養(yǎng)分而已,還影響了美感。植株不是長得越密集越好的,要是枝葉間的通風性不好,長著長著就爛黃了,適當疏減一些枝干也是有必要了,提高了空氣的流通,光照也比較全面,對植株后期的生長幫助是很大的。
造型的修剪是在植株生長相對比較成熟階段,整個植株看起來狀態(tài)都非常好,我們就可以考慮造型的修剪了。首先要根據株形的大小,以及所想要的形狀,比如;球形、塔型……不同形狀對枝條的保留是不同的,什么造型需要對枝條進行怎樣的裁短。當然了,剪短的基礎是在保留一個適當長度的,從而形成一個比較圓潤的形狀。
造型的修剪是很難一次完成的,可以分為多次,修剪幅度不要太大,避免過度修剪難以恢復。修剪之后需要將植株放在陰暗處,待苗子緩和一段時間,此時要減少水肥的補充量,避免頂端枝干直接接觸水分,要是切口感染就麻煩了。地植的非洲茉莉生長能力會比較強,自身修復速度也比較快,管理起來會比盆栽的容易很多,株形自然是也比較大的。
小花認為非洲茉莉花的修剪能夠讓植株長得好看,維持了外觀的美感,也促進了生長,這都是最終的觀感效果。植株在成就的過程種是有很大歷程的,修剪只是第一步,后期的管理也是很重要的,所以種花是一個持久性的過程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