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它是花,叫杏花,它是樹,就叫杏樹。山里洼里到處都是,它不像山桃,山杏也是杏能吃,栽到院落坡洼,墻角圪嶗,大路兩邊,唾手可得。
一
杏花單生,先葉開放;花梗短,著柔毛;花萼如筒,亦著柔毛,紫紅色;萼片長圓,頭上急尖,花后反折;花瓣圓潤,粉白粉白;花蕊花柱,都比花瓣短。
它是善變的花,含苞待放,姿態(tài)嬌艷,朵朵艷紅;花瓣展開,淡然失色,胭脂萬點(diǎn);謝落之時(shí),猶如白雪,潔白無瑕。正如楊萬里所言,“道白非真白,言紅不若紅,請君紅白外,別眼看天工。”
坡洼底,栽杏也栽桃,甚至還栽梨樹,桃花紅杏花白,梨花更是雪白。它紅不過桃,白不過梨,就忙不迭地早熟,要賽過它們果實(shí)的青綠,青一陣,紅一陣,早早就黃了臉。
二
杏樹長壽活百年,杏子早熟兩三月,杏花盛開才幾天,能采果又能賞花。鄉(xiāng)下娃娃看夠了花,就等著摘果吃,從青杏吃到杏黃,從酸吃到甜,樂此不疲,甚至害口(懷孕)的女人也加入到摘吃青杏的行列。
杏花是中醫(yī)之花,治瘡祛斑美容;杏仁是中藥材料,生津解毒清熱;杏葉綠得好看,圓得舒心,是大豬小豬的心肝寶貝。
三
杏花,本是美麗之花,但也是口舌之爭的花。
“活色生香第一流,手中移得近青樓。誰知艷性終相負(fù),亂向春風(fēng)笑不休”,鄭能將其喻為煙花女子,敗壞杏花名節(jié),是始作俑者。何其怪哉!
“春色滿園關(guān)不住,一枝紅杏出墻來”,葉紹翁之詩本是寫實(shí),乃詩人眼前之景,優(yōu)美而高潔,后人卻用“紅杏出墻”一詞,比喻“越出常理的情愛”,表達(dá)出軌之意。何其謬哉!
“綠楊煙外曉寒輕,紅杏枝頭春意鬧”,春光之無限,杏花之紛繁,才是熱鬧的自然的花朵,是熱烈的感情的花朵。何其快哉!
“不學(xué)梅欺雪,輕紅照碧池。小桃新謝后,雙燕卻來時(shí)。 香屬登龍客,煙籠宿蝶枝。臨軒須貌取,風(fēng)雨易離披”,只有這才是杏花的本來面目。何其善哉!
花不解語悄無聲,文人附會豈當(dāng)真。自是三變顏色好,清者自清笑盈盈。
懷著這樣的想法,結(jié)束此文,總有點(diǎn)欠缺。有人說楊花水性,有人說紅杏出墻,污名豈能掩瑕玉。杏林指代中醫(yī)學(xué)界,杏壇象征教育事業(yè),救死扶傷者可敬,教書育人者可貴,讓我們給杏花正名吧,它是美麗迷人的花,風(fēng)情旖旎的花,可歌可泣的花。
標(biāo)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