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. 繁殖
(1)播種繁殖
10月下旬,采收果實,脫種后除去果殼等雜質(zhì),將種子濕藏或干藏。翌年春季3~4月,播于苗床,播前浸種催芽。每平方米播種5克左右,為播種均勻,可混入一定比例沙子。播種后覆土,以不見種子為宜,不要過厚,然后再蓋草,每天噴水,出苗后可3~5天噴1次。
(2)扦插繁殖
采用成年樹的半木質(zhì)化插條,截成20厘米左右,上切口距頂芽1厘米左右,下端靠近節(jié)的下部剪成斜口,剪口一定要平滑,不撕裂,不離皮,每節(jié)插穗帶2~3個飽滿芽。扦插前將插穗基部浸泡在0.1%~0.5%高錳酸鉀溶液中消毒30分鐘。為促進生根,扦插前對插穗需進行一定的處理,可采用ABT2號生根粉,方法是1克生根粉用95%酒精500毫升溶解后,再用500毫升蒸餾水或涼開水配成1000毫升的1000ppm原液,然后再加水稀釋到所需50ppm的濃度使用。扦插前將枝條基部浸蘸2~4小時,將經(jīng)過處理的接穗立即插在苗床上。扦插株行距為10厘米×10厘米,扦插前先用小棍在扦插基質(zhì)上扎眼,扦插深度為插穗的1/3~1/2,插后用噴壺澆透水,使插穗與基質(zhì)密接,然后覆上塑料小拱棚,壓實。
2. 定植
移栽可于春季萌動前進行,成活率高。種植穴可挖成1米×l米×l米的規(guī)格,栽植穴中施入基肥。栽時將苗木放入穴中,填入細土踩實,然后澆水并培土。栽后立支柱,對其樹冠進行適當整型修剪,澆透水,以后每隔5~7天再澆1次透水,連澆3次,然后封土保墑。
3. 養(yǎng)護
生長期松土除草3~5次,及時灌溉施肥。栽植后2~3年內(nèi),每年除草中耕2~3次,干旱季節(jié)要及時澆水。在華北地區(qū),每年入冬前澆透1次封凍水,春天及時澆返青水。
病蟲害防治
病蟲害主要有楸螟、大袋蛾等。對于楸螟,結(jié)合整枝修剪,剪除有蟲枝并燒毀。利用成蟲的趨光性,結(jié)合誘殺其他害蟲,安裝頻振式殺燈,誘殺成蟲。低齡幼蟲侵入期,注入10%吡蟲啉可濕性劑30~50倍液,注入侵入孔毒殺幼蟲。
對于大袋蛾,利用雄成蟲有趨光性,可采用燈光誘殺。成蟲羽化前可人工摘除蓑囊,消滅越冬幼蟲。危害嚴重時可噴施1.2%的苦·煙乳油1000~1200倍液,或6%吡蟲啉可溶性液劑1500~2000倍液防治。
應(yīng)用范圍
黃金樹作為觀葉、觀花、觀果、觀干干一身的樹種,因其樹葉寬大,樹冠濃密,可作庭陰樹及行道樹,也可用于草坪、路緣等區(qū)域的景觀樹。秋天樹葉常變成燦爛的黃色,俗稱黃金樹,是華北地區(qū)秋季園林的一道風景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