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大家好,今天與您分享的是關(guān)于陽荷的種植技術(shù)與繁殖方法,提起陽荷,大家對它并不陌生,其是屬于姜科類多年生草本植物,每株株高可達1.6米,根莖呈白色,淡淡的芳香味,苞片呈紅色,唇瓣倒卵形,淺紫色,花絲非常短。它是一種野生蔬菜,生命非常強,幾乎沒有病蟲害的發(fā)生,也不需要使用藥劑,陽荷含有較多的蛋白質(zhì)以及纖維素,有很高的利用價值,下面我就給大家普及一下管理的要點有哪些吧。
陽荷一次栽培就會多年成長,一年可以多次的采收,所以,我們適合選擇地勢比較高并且干燥、排水性好的砂壤土當中進行種植,記住低洼地不適合種植。低濕地種植則需要制作高畦,高燥地也需要作低畦。土壤需要深翻32-42厘米,畦連溝寬2m種2行就可以了,1m畦種1行,定植之前開種植溝深35厘米左右,施加腐熟廄肥4.7×105千克/hm3,過磷酸鈣460千克/hm3,硫酸鉀770千克/hm3,先施加廄肥在定植溝當中,覆蓋薄土4-6厘米,然后施加磷肥和鉀肥與土充分的攪拌均勻作基肥,再把種塊定植在畦上, 定植以后前期成長速度比較慢,每株每行的距離較大,可以和豆科類農(nóng)作物一起作套種,這樣能夠提升土壤的肥力。
幼苗時期每株每行的距離較大,空隙較多,就很容易滋生雜草,我們應該盡快的中耕除草;中期中耕適合淺耕,以防止損傷地下的根莖。定植3年以后,地下根莖和根錯縱疊加,成長趨勢衰弱,中耕的時候可以適量的進行深翻,挖斷部分地下根莖以及老根,這樣能夠促進新根的生長發(fā)育,使衰老的植株繁茂成長。
春天嫩芽出土,夏秋花蕾開始抽生,使用草泥灰、堆肥、垃圾泥等覆蓋在植株周圍,進行適宜的培土并且遮陰,使嫩芽和花蕾變得柔軟脆嫩,更加提升品質(zhì);通常追肥3次就可以了,第一次在春天,當嫩芽出土14-17厘米高的時候,施加人糞尿3.2千克×105千克/hm3,促使地上部分的莖葉快速成長。
第二次在五月中、下旬,葉鞘完全展開的時候,需要施加尿素460千克/hm3。第三次在六月中旬,施加尿素310千克/hm3,過磷酸鈣320千克/hm3,硫酸鉀620千克/hm3,這樣能夠促進多抽生花蕾的作用。
在高燥的地上進行栽培,8-9月份高溫干旱的時期,應該經(jīng)常澆灌或者灌跑馬水,這樣有助于花蕾抽生;地下根莖怕澇,澆灌要適量,畦面不可以被水淹沒,不然,地下根莖容易腐爛,雨水較多的時候應該做好及時排水的工作,雨停后溝內(nèi)不可以出現(xiàn)積水現(xiàn)象。陽荷植株具有獨特的氣味,有驅(qū)蟲害的功效,所以病蟲害非常少;零星栽植病菌傳播機會少,所以病害也比較輕,只有少部分地區(qū)有腐爛病為害;病害通常發(fā)生在夏秋高溫期間,土壤潮濕、通風不良就容易發(fā)病;病株地下莖腐爛,葉變黃,植株軟腐,枯萎的防治方法是搞好清溝排水,防止田間積水。
發(fā)病后實行換茬、輪作種植,播種前種塊用1100萬單位的農(nóng)用鏈霉素對水110公斤浸種6-11分鐘消毒,可有效防治陽荷腐爛病。陽荷繁殖方法可以使用種子播種育苗,也可以使用地下根莖繁衍,通常用地下根莖分割繁衍,將地下莖挖起,每塊3-4芽切開,作為繁衍的材料;另外種子播種育苗,由于種子發(fā)芽率低,苗期長,所以一般不采用種子繁殖。
定植地上部枯萎后至地下根莖萌芽前均可定植,鄂西南等地在11月中下旬至明年二月止,在這個時間段里,早定植比遲定植要合適;春季萌芽時定植就會出現(xiàn)生長不良、當年成長的地下莖小、成長花蕾也比較少的情況。若在11月份進行定植,明年成長的嫩芽和花蕾,就可以提升一定的產(chǎn)量。種子播種育苗,宜在3月中旬播種,苗期180-220天。定植溝上株距62-72厘米,地下莖平放在其上,芽向上,種苗2.9×105-3.5×105株/hm3,覆蓋土后澆灌糞肥3.2×106千克/hm3,使根莖和土緊密相接。
以上就是為大家總結(jié)的關(guān)于陽荷的種植技術(shù)與繁殖方法,希望可以幫助正在種植陽荷的廣大農(nóng)民朋友們,歡迎提出寶貴的意見,分享您的種植經(jīng)驗,可以在下面給我留言評論,我會及時回復您的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