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秋天一到,很多樹葉都開始變色了,有黃色、紅色、綠色等,所以說秋天是觀賞的最佳時期。但很多變色植株都是大樹類型的,有沒有能夠盆栽的品種呢?
自然是有的啦,比如說紅楓樹,將它培養(yǎng)成盆景是非常不錯的。今天小花要跟大家說的是如何讓紅楓盆栽變得更加好看。
首先大家要了解一種管理方法,它的名字叫摘葉,摘葉是為了讓紅楓的葉片變得更紅。紅楓葉到了一定的季節(jié),它的葉片就會逐漸的變成紅色,但要是一直不變,或者是不夠鮮艷的話,極大可能就是你管理不當(dāng),比如說光照的時長不夠,肥料不足等。要是秋天過后,紅楓葉還沒有變紅的話,在低溫的環(huán)境下是會掉落的,所以,為了避免這一情況的發(fā)生,最好及時采取措施。
紅楓盆栽摘葉的時間段是非常關(guān)鍵的,所以大家一定要拿捏好,不能太早,也不能太遲。要是時間早的話,環(huán)境的氣溫還沒有下降,有可能新葉是紅色的,但在溫度的影響下,后期變成綠色。而要是錯過了時間段,溫度下降之后,新長出來的楓葉看似紅色,但卻便不回綠色了,并且低溫環(huán)境不利于新葉的生長。
小花建議大家在為紅楓盆栽摘葉的時候,及時查看環(huán)境的溫度,最好是在十五到二十五度的范圍內(nèi)進行,因為在這個溫度下的紅楓葉長得最快,一般只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完全恢復(fù)狀態(tài)了。
摘葉的具體操作,其實并不難。小花不建議大家徒手摘葉,因為那樣很容易就直接將葉子掰掉了,并且斷的位置是葉柄與枝干連接處。而這個連接處對新葉的生長是非常不利的,并且傷口的愈合也比較慢。如果使用剪刀的話,我們能夠精確的剪到我們想要的位置。使用的剪刀要事先消毒一下,然后往葉柄偏上一點剪下,留下的一小節(jié)葉柄并不是有作用,而是要讓它自然地干枯脫落,降低了對芽點的傷害。
紅楓盆栽摘葉之后是需要一段時間恢復(fù)期的,在這個恢復(fù)期間,大家要注意一些管理細(xì)節(jié)。首先是澆水量要明顯減少,畢竟葉子少了一些,水分的消耗量會降低,所以盆土就不能太濕潤了,等它長出新葉子之后,再酌情增加澆水量。大家也可以在摘葉前,先做好補水工作,這樣一來,在摘葉之后就可以偷懶幾天,并且還能保證紅楓盆栽的安全性。
其次就是肥料問題,雖然說要讓摘葉的紅楓樹更快的恢復(fù)生長,但不是從肥料入手的。恰恰相反,這個時候更不能施肥,因為處于恢復(fù)狀態(tài)的紅楓樹對肥料的需求還不是很高,要是在這個時候追肥,只會阻礙紅楓樹的生長,甚至有可能出現(xiàn)肥傷的跡象。因此,大家稍安勿躁,等盆栽完全恢復(fù)之后,再追肥也不遲。
標(biāo)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