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日,有市民在武漢園博園拍到一簇形如小鈴鐺的藍紫色花朵,在眾多粉白色的花朵中顯得分外嬌艷獨特。武漢市園林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董立坤辨認圖片后介紹,這是被列入《世界自然保護聯(lián)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》的藍花楹,原產(chǎn)自南美洲,此前尚未了解到武漢引種的藍花楹在秋季開花。
11月4日,武漢園博園內(nèi),一株藍花楹的枝頭開出了一串紫色的花朵。記者李永剛 攝
4日,長江日報記者在武漢園博園創(chuàng)意園東端找到了這株開花的藍花楹。該花樹高約3.5米,樹徑纖細,頂部莖桿上生出10余枝杈,其中4根枝杈上開有10余朵藍紫色的花,其他枝杈上還有含苞待放的花骨朵。
藍花楹掉落的花朵外形和大小跟泡桐花非常相似,只是顏色為紫色。記者李永剛 攝
“藍花楹的造景效果較好,但它對生長環(huán)境要求較高。武漢屬于亞熱帶氣候,不利于該樹種生長開花?!蔽錆h園博園綠化負責人張文華介紹,藍花楹喜溫暖濕潤、陽光充足的環(huán)境,適宜生長溫度為22至30℃,特別不耐霜雪。武漢夏季平均氣溫33℃以上,冬天平均氣溫在0℃左右,藍色楹生長受到抑制,開花概率極低。
藍花楹的葉子跟常見的合歡樹非常像。記者李永剛 攝
2020年,園方為探索園林綠化新樹種,專門從澳大利亞引進50株藍花楹種進行花盆播種,5個月后,樹苗就長到40厘米高。入冬后,園方把它們搬進溫室進行保暖防凍處理。去年冬天,綠化工人將多盆盆栽的藍花楹放到室外,用塑料膜包裹保暖、精心養(yǎng)護,沒想到其中一株竟然在金秋時節(jié)開花了。在喬木植物中,開藍色花的不多見,所以此次藍花楹開花較為奇特。
養(yǎng)護人員為盆栽的藍花楹松土。記者李永剛 攝
董立坤介紹,藍花楹被《世界自然保護聯(lián)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》列為易危物種,除了原產(chǎn)地巴西,我國廣東、海南、廣西、福建、云南等地均有引種栽培,尤其在昆明作為行道樹大面積栽種。每年春夏之交,大片藍花楹開花后好像一團藍霧,非常壯觀美麗。武漢較少栽種藍花楹,此前他也沒有聽說過藍花楹在武漢開花。一般植物開花需要一定的熱量積累,而武漢較南方城市回溫晚,春夏季的積溫不足以讓藍花楹開花,因此武漢園博園的藍花楹會在秋季開花。
開花的這株藍花楹高約3米,花朵盛開在最頂端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