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豬籠草為多年生的藤蔓植物,可攀附旁邊的灌木或喬木上,也可以在地面上匍匐生長。豬籠草的葉子其實(shí)是葉柄,真正的葉子是葉柄末端形成的瓶狀捕蟲器。豬籠草是雌雄異體植物,因此必須要有兩株不同性別的植株才能授粉。在野外,雄性的豬籠草數(shù)量約占70%,雌性則為30%。由于豬籠草生長在低緯度的地區(qū),沒有明顯的四季區(qū)別,因此豬籠草整年都能開花,只要高位瓶的莖能夠形成,就有可能開花。
豬籠草的花序?qū)儆跓o限花序中的總狀花序,由莖頂抽出一根共同花軸,上面著生許多花梗近乎等長的小花,數(shù)量可能從十幾朵到上百朵,花開的次序由底部開始,終止于最頂端的花。但豬籠草的花并沒有什么觀賞價值,還會散發(fā)出難聞的味道。因品種不同,豬籠草對光照的需求有很大的不同?;旧希i籠草喜歡明亮的光照,在栽培上以盡量種在明亮的地方為原則,再視品種來決定能不能去曬太陽。
由于豬籠草的分布高度很廣,從平地到3000米的高山都有。在園藝上,依據(jù)其海拔高度的分布分成兩大類:高地種和低地種。生長在1000米以上高山的豬籠草便是高地種,其栽培溫度為白天21度,夜間10度。生長在平地或低于1000米高山的豬籠草為低地種,其栽培溫度為白天29度,夜間21度。通常不喜歡過度潮濕的栽培介質(zhì),因此,采用澆水的方式比較適合豬籠草。盡量不用浸水法來供水。
空氣濕度是影響豬籠草是否能夠正常結(jié)出瓶子的關(guān)鍵。通常生長在較為潮濕的地區(qū),濕度至少要達(dá)到60%。要提高空氣的濕度,可以用透明塑膠袋將豬籠草整個罩住,或?qū)⒇i籠草放在水族箱中,或者擺在角落,減少通風(fēng)便可提高濕度。不過豬籠草也有適應(yīng)環(huán)境的能力,瓶子長出來后,可試著逐漸減少空氣的濕度,讓豬籠草在較為干燥的地方也能長出瓶子來。
豬籠草是捕蟲植物,如果栽培在室外便可自行捕捉昆蟲,栽培在室內(nèi)的想自己來喂也可增添不少樂趣。但是切忌不可喂太大的昆蟲,一方面大體積的昆蟲消化時間過長,另一方面昆蟲腐敗的氣味會污染室內(nèi)空氣。如果豬籠草有足夠的昆蟲可以捕捉,就無需施肥。不過室內(nèi)栽培時,通常不會有足夠的昆蟲可供豬籠草捕捉,而且豬籠草消化昆蟲時還會發(fā)出難聞的氣味,為了顧及室內(nèi)衛(wèi)生,可以改為對豬籠草施肥以補(bǔ)充養(yǎng)分。
豬籠草只能接受葉面噴灑的速效型肥料,絕對不可將肥料施用到土中。如果將肥料直接施在土中,就有可能將豬籠草的根燒壞。由于豬籠草作為食蟲植物比較不耐高濃度的肥料,所以施肥時要盡量稀釋。除此之外,還可以用緩效性的基肥,直接投入豬籠草的瓶子內(nèi)來供給養(yǎng)分。花市中常見的“魔肥”便是緩效性的化學(xué)基肥。只要將一小粒魔肥投入一個瓶子,整株豬籠草便可健康成長。
豬籠草很難通過播種繁殖,常用扦插和壓條繁殖。扦插繁殖:在5~6月進(jìn)行。選取健壯枝條,剪取一葉帶一段莖節(jié)為插穗,葉片剪去一半,基部剪成45度斜面,用水苔將插穗基部包扎,放進(jìn)盛水苔和盆底墊小卵石的盆內(nèi),并用塑料大口袋連盆和插穗包起來,保持絕對的空氣濕度。插后保持30度高溫,約20-25天可生根。壓條繁殖:在生長期于葉腋的下部割傷,用苔蘚包扎,待生根后剪取盆栽。
豬籠草常有葉斑病和介殼蟲危害。葉斑病用50%代森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。介殼蟲用40%樂果乳油2000倍液噴殺。豬籠草是藤蔓植物,必須有所依附才能站立,因此需要給豬籠草搭設(shè)支架。為了立支架,需采用較大的花盆,這樣豬籠草可以長出巨大的瓶子。豬籠草美麗的葉籠特別誘人,常用于盆栽或吊盆觀賞,點(diǎn)綴客廳花架、陽臺和窗臺,懸掛于小庭園樹下和走廊旁,十分優(yōu)雅別致。
標(biāo)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