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蒲公英,是一種常見野菜,清明前后采摘。蒲公英別名黃花地丁、婆婆丁等,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?;ǘ漕伾珵辄S色,進入種子成熟期時會長出白色絨毛,種子非常輕,通過風(fēng)力吹拂飄落到新的地方生根發(fā)芽。
全草可入藥,具有清熱解毒、消癰散結(jié)的功效。可以鮮食,也可以曬干泡水喝。鮮食選其嫩苗及嫩葉涼拌、炒食、做湯、腌漬咸菜等。
蒲公英喜光、喜溫涼、耐寒、耐澇、耐瘠薄,抗旱、抗病、適應(yīng)性強。我國大多地區(qū)均可人工種植。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一下蒲公英的種植方法。
播種時間
蒲公英種子沒有生理休眠期,在春秋兩季均可進行播種,一般在春季的3-5月和秋季的8-10月。溫度在20-28℃最為適宜,春季播種后氣溫逐漸升高,更利于蒲公英的生長,相較于秋季出芽率更高。
選地整地
蒲公英種子很小,拱土能力差,咱們在選擇種植蒲公英地塊時,要挑選松軟透氣的土壤,這樣土壤輕薄透氣,更有利于蒲公英種子拱土出苗。旋耕土地,耕后壓實,條播撒播均可。條播行距控制在15-20公分。深度控制在0.5公分。撒播沒有行間距,撒種后用耙子輕摟,表面看不見種子即可。播種完成后上水澆地。出芽前保持好土壤濕度。大概7-10天即可出苗。
種后管理
在沒有發(fā)芽之前,注意觀察種植地塊的濕度,如果土壤干了,用噴壺淋一遍小水,不要過濕,過濕土壤中氧氣含量少,不透氣容易影響發(fā)芽率。也不能過于干旱,過于干旱種子吸不飽水也會影響發(fā)芽率,在蒲公英沒有發(fā)芽之前始終保持土壤微微濕潤即可。
田間管理
1.及時間苗補苗:在幼苗長出2-3片葉子時,要對蒲公英進行間苗,去掉過密的小苗。再經(jīng)10~15日即可定苗,株距8~10厘米,缺苗斷壟要及時補苗。
2.水肥管理:播種前澆透底水,整個出苗期間應(yīng)保持土壤濕潤;出苗后適當(dāng)控制水分,促進根部健壯生長,防止倒伏;莖葉生長期保持田間濕潤,促進莖葉旺盛生長。結(jié)合澆水進行施肥,一般可使用生物有機肥或有機復(fù)合肥20kg。
適時采收
1.食用。采收莖葉,出苗后30~40天即可采收??捎勉^刀或小刀挑挖,要求帶一段主根防止采收下來后散落葉片。采大留小,最佳采收期為1~3月,每年可采收4~5茬。2.藥用。采收全草,春至秋季花初開時采挖。選擇晴天進行采挖,順壟從一側(cè)撬松根部土壤運回加工。若土地較硬,可在采收前半月左右澆一次透水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