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紫鴨路草,又名紫錦革、紫竹梅。原產(chǎn)于美洲的墨西哥等地。全株常年都呈現(xiàn)紫紅色,且株形與鴨跖草有相似之處,故得紫鴨跖草之名。
此植物既喜光,也耐陰;愛濕潤。也耐旱,還稍耐寒。對土壤沒有嚴格的要求,可在普通的土壤中正常生長。
紫鴨跖草,由于枝蔓獨特;色彩鮮明,盆栽時宜選用白色、淺藍色等顏色的花盆,以便形成較明顯的反差,映襯出其奇特的美麗形象。
此植物栽培和管理比較容易,在生長期間,除盛夏極炎熱時需為其遮蔭外,其他季節(jié)可盡量讓其多接受光照。能否給予充足的光照,是此植物生長得好不好的一個關(guān)鍵。如能接受到充足的光照,就能生長得枝葉健壯,色彩鮮艷美麗;相反,如長時間放在陰暗處,就不僅會生長得節(jié)間很一枝蔓軟弱,而且色彩變得暗淡,缺乏生氣,失去觀賞價值。
紫鴨跖草并不十分喜肥,每月施1~2 次餅肥就已滿足需要。特別不宜施用過多氮肥,否則會引起枝葉徒長,破壞其株形的美觀。平時澆水,要掌握適度,做到見干才澆。但在夏季氣溫高而且空氣干燥時,則應(yīng)經(jīng)常向植株噴水,以增加空氣濕度,符合它的生長要求,可以生長得更加健壯挺拔。
在冬季花盆搬人室內(nèi)保暖時期,要嚴格控制澆水,只需保持盆上濕潤就行。到第2年的春季2~3月間,可進行1次整剪,對衰弱的、雜亂的和影響樹形美觀的枝節(jié)予以剪除,以促使發(fā)出新枝,讓新植株生長得更加生機勃勃。
紫鴨跖草的繁殖,一般采用扦插法進行,可在生長季節(jié)剪取枝條,在土中扦插,也可以在水中扦插,都容易成活。
標(biāo)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