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黃桷蘭原產(chǎn)于印度尼西亞地區(qū)的爪哇,現(xiàn)在東南亞地區(qū)種植面積廣泛,我國多在溫室以及南方地區(qū)種植黃桷蘭。黃桷蘭花氣清香,是有名的觀賞性樹種。繁殖方式有很多種,能用扦插法進行繁育,但最為常見以及經(jīng)常使用的方法為嫁接和播種。接下來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黃桷蘭的幾種繁殖方式。
1. 扦插繁殖
在5-8月時,選擇長勢健壯的枝條,長約10-15厘米即可。將枝條頂端的葉片剪去,置于涼爽通風處晾曬,1-2天后插入準備好的土壤中,置于散光通風處,靜待發(fā)芽即可。
2. 嫁接繁殖
在嫁接前,要從一株生長一年以上的黃桷蘭母株上剪下成熟健壯的枝條,用玉蘭花作為砧木,在砧木上切出一個嫁接口,同時在剪下的枝條上也剪出一個寬度與砧木一樣的嫁接口。注意對砧木以及枝條的傷口進行消毒,避免感染。然后將它們插在一起,將兩處接口對齊,用嫁接專用的薄膜包好嫁接的傷口即可。
3. 播種繁殖
使用播種繁殖法,等到黃桷蘭的種子變成紅色并且裂開之后采收儲藏起來。等到第二年春季取出消毒,再進行播種。大約一個月就會發(fā)芽,待小苗長到10厘米左右就可以放入盆中移栽了。
4. 壓條繁殖
挑選一枝沒有病蟲害且長勢好的枝條,在植株旁挖一條溝,在枝條上涂抹生根粉。枝條環(huán)剝的位置裹上微微濕潤的土,再包裹一層薄膜,用繩子固定好,放入溝中,第二年春季就會生根發(fā)芽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