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什么花六里香”是中國古代一首流傳甚廣的民謠,也是現(xiàn)代中學語文課本中的經典篇目之一。這首民謠描繪了一個美麗動人的情景:六里外的山上開滿了一種花,這種花散發(fā)出濃郁迷人的香氣,讓路過的人都驚嘆不已。
據(jù)研究,這首民謠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間(約公元1522-1566年)?!端膸烊珪酚涊d了一個名為陳大松的人在湖南長沙賣蜜糖,他因為善于歌唱而被稱為“唱蜜糖陳大松”。他所唱的《什么花六里香》,就成為了當時流傳最廣、最著名的民謠之一。
那么,“什么花六里香”到底是指哪種花呢?歷史上有不少爭議和猜測。有些人認為它是指茉莉花;另外還有人認為它可能是指木樨或者桂花等等。
但無論它具體是哪種花,人們對它的描繪都是一致的:花香濃郁,讓人陶醉。這種香氣彌漫六里之外,說明這種花的香氣非常純正、持久。
“什么花六里香”不僅在民間廣泛流傳,也引起了文學藝術家們的關注和創(chuàng)作靈感。例如,唐代大詩人李白就寫過詩《夜泊牛渚懷古》,其中有一句:“月黑見漁燈,孤光一點螢。微雨濕流沙,何處聽樓臺?塞聲開處有春色,遠山層層半入云。千里江陵一日還, 休將白發(fā)唱神仙?!逼渲小叭曢_處有春色”這句話就被解釋為指“什么花六里香”的花海。
總之,“什么花六里香”雖然只是一個簡短的小調子,但是它凝聚了中華文化中濃郁的美學情感和生活哲理。無論是古代還是現(xiàn)代、無論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,在聽到這首歌謠時都會產生共鳴和感慨。這種美好的情感和思想傳承,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一份珍貴遺產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