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、哈密瓜的種植技術
1、播種:哈密瓜一般播種后5-7天即可出苗,出苗3天之內應立即查苗補種,補種的種子應進行種子消毒,然后浸種催芽,種子露白即可補種。
2、間苗定苗:在1-2片真葉時開始間苗,每穴留2株,間苗時注意間去弱苗及病苗。4-5片真葉時定苗,每穴留1株健苗。如果精量播種,可在4片真葉時,將間苗、定苗一次完成。
3、中耕除草:中耕松土即可提高地溫,又可保墑和鏟除雜草。未覆蓋地膜的瓜田,瓜苗出齊后可用手鏟在瓜苗周圍松土、壟土,并結合除草。中耕深度20厘米以上,在瓜苗伸蔓前中耕除草2-3次,結合中耕,拔除播種穴周圍的雜草并隨時封嚴穴口。
4、倒蔓:當長到5-6片真葉時進行倒蔓,倒蔓時將根莖部靠畦內一側的土壤輕輕扒開后,使其成為一個5-7厘米深的小槽,然后順勢將瓜蔓倒向槽內,并抹去莖基部的第1、2個側蔓。與此同時在根莖基部培10-20厘米的疏松干土。
5、整蔓留瓜:哈密瓜的整蔓、留瓜根據品種而定,早中熟品種,例如:紅密寶、紅太后、新密15號(香妃密)、新密13號(新皇后)等可采用單蔓整枝法,中晚熟品種,例如:新密雜7號(8601)、新密11號(86-1)、新密23號(金密寶)等采用雙蔓整枝法。具體整枝方法可根據當地種植甜瓜習慣而定。
6、壓蔓:結合整枝可用土塊或樹枝交叉法壓瓜蔓,用土塊壓蔓,要先將壓蔓處的土劃一條小槽,將瓜蔓順勢放在小槽內,在壓上土塊,全生長期共壓蔓2-3次,直至封壟為止。
7、追肥:地膜覆蓋栽培的瓜田一般不在追施有機肥,若基肥不足,可追施部分餅肥或化肥。追肥必須在雌花開放前進行,在兩株瓜苗之間,距溝沿下方20厘米處挖穴,每畝追施磷酸二銨20公斤,尿素5公斤,油渣150公斤。第一次果實采收后,可進行第二次追肥,根外追肥可采用:磷酸二氫鉀200克加尿素300克,分別配成千分之二和千分之三的溶液。黃腐酸30-50克,配成萬分之三到萬分之五溶液。噴施寶5毫升加水50公斤。上述溶液在清晨和傍晚均勻地噴灑在葉面上。
8、采收:及時按要求采收哈密瓜,采收時要留10厘米丁字把。
二、哈密瓜的種植管理方法
1、溫度管理
春季育苗強調保溫防病,苗床采用多膜覆蓋,地面鋪設電加溫線。采用“二高二低”法變溫管理,即出苗前,苗床溫度應保持白天30~32℃,夜間18~20℃,以促齊苗;第一片真葉展開前,床溫應適當降低,保持白天25~28℃之間,夜間15~16℃,以防高腳苗;第三片真葉出現止,床溫應適當提高,保持白天30~32℃之間,夜間18~20℃,以促進早出真葉;定植前一周進行低溫煉苗,使幼苗逐漸適應大田環(huán)境條件。
2、水分管理
苗期應嚴格控制水分,視苗床缽體干濕程度于晴天的午前進行適量澆水,澆后待植株表面和土表水分蒸發(fā)、水漬收干后再蓋塑料薄膜。
3、濕度光照管理
通風降濕是防止幼苗病害發(fā)生的關鍵。因此,齊苗后在床溫許可的范圍內,應盡量揭開小環(huán)棚塑料薄膜,增加通風,降低苗床空氣濕度。遇陰雨天氣,在中午前后也要進行短時間的通風降濕、增加光照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