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大蒜是百合科蔥屬半年生草本植物,大蒜以蒜頭、蒜薹、嫩葉為食用產(chǎn)品,營養(yǎng)豐富,風(fēng)味獨特,即是調(diào)味品又是中藥材,具有抗癌功效,深受消費者的喜愛。
大蒜種植時間
大蒜種植時間因栽培目的的不同而不同,作為蒜薹、大蒜頭栽培的大多數(shù)在9—10月份播種,俗話說“七月蔥、八月蒜”(農(nóng)歷),作為青蒜(嫩葉)栽培的可以在8月份種植,對播種期的要求都不十分嚴(yán)格。
大蒜種植方法
1、整地施肥開廂
大蒜的根系分布在土壤的表層內(nèi),根吸收力較弱,選擇肥沃、疏松、保水排水性能強的土壤種植最好,為有利于大蒜須根的發(fā)生和養(yǎng)分的吸收,種植土地要適當(dāng)深耕,基肥以廄肥為主,并可以加入垃圾、草木灰等,每畝施基肥2000公斤左右。翻耕耙平后根據(jù)各個地方種植習(xí)慣的寬度進行分廂,一般廂寬在110—150厘米,高15—20厘米。
2、播種
作種的蒜瓣在播種前要進行選擇和分級,嚴(yán)格從田間采收前開始,選擇成熟早、蒜頭具有本品種特征的大蒜作種蒜。播種時按蒜瓣大小分大、中、小三級,分別種植,便于田間管理。為了打破大蒜的休眠,促進發(fā)育,播種前要曬蒜瓣1—2天,可以將種瓣放在水中浸泡1—2天后再播種。
播種方法:播種時先從廂一端開一條溝,按照株距將蒜瓣依次播入,然后再按行距開第二條溝,用第二條溝泥土覆蓋第一條溝以后逐次進行。蓋土后,也可以覆蓋一層農(nóng)作物秸稈在廂面上,以防止表土板結(jié),促進葉鞘伸長軟白。
播種密度:因為種植目的差異很大,以收獲大蒜頭、蒜薹為目的的,行距為13—20厘米,株距10—13厘米,每畝用種量100—150公斤。以青蒜為種植目的的行距為10—13厘米,株距10—13厘米。
3、田間管理
大蒜的田間管理主要是追肥、中耕、除草。施肥的高產(chǎn)的主要措施之一,在苗期追肥2—3次,以施人畜糞尿為主,越冬后追施一次重肥,促進蒜薹伸長,大蒜頭膨大,施肥不要過濃,避免引起腐爛。大蒜秧苗小時,可以中耕,秧苗高35厘米時,要淺中耕。在蒜葉生長期間,要勤中耕除草以保持土面疏松,不致板結(jié)。如果有條件在廂面鋪一層農(nóng)作物秸稈,既可以保水保肥,又可以防止土壤板結(jié),抑制雜草生長。
大蒜在越冬前,澆水都是結(jié)合追肥進行。鱗莖膨大期,注意排水,而且氮肥不宜過多,否則新生的蒜瓣幼芽,有再度長葉的可能。土壤過濕,蒜瓣容易開散,影響大蒜頭的品質(zhì)及貯藏。
4、防止獨頭蒜、無薹復(fù)瓣蒜和散瓣蒜的產(chǎn)生
獨蒜、無薹復(fù)瓣蒜和散蒜都是不正常的鱗莖,常影響大蒜的品質(zhì)和產(chǎn)量。
獨頭蒜是由于用氣生鱗莖種植,或者土壤瘦瘠、肥水不足,或者病蟲害等形成的,防止方法是選擇較大的蒜瓣種植、合理密植,加強田間管理,使植株正常生長。
無薹復(fù)瓣蒜是鱗莖側(cè)芽形成蒜瓣后,再次發(fā)芽成次一級的蒜瓣,這種蒜瓣很小,同時使整個鱗莖分為幾個蒜頭以致商品價值降低。形成的原因是由于低溫不夠和光照不足所造成,防止方法是適時播種和加強肥水管理。。
散瓣蒜是由于初期肥水過多而使大蒜在收獲前又發(fā)芽形成新葉,使整個鱗莖長出許多小而不再肥大?;蛘哂捎谑斋@過遲,使鱗莖莖盤在土壤中腐爛而蒜瓣分散。防止方法是秋季不宜過早播種。鱗莖開始膨大時控制肥水用量,及時采收。
5、采收
在蒜薹采收后20天左右,葉片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變黃時就可以采收,如果這個時間雨水多,采收過遲,容易腐爛,采收后蒜瓣容易散開,不容易貯藏。
標(biāo)簽: